从外国记者询问杨瀚森名字发音浅谈名字背后的尊重与认同
![]() 太平洋时间6月27日,杨翰森的第一场发布会召开。其中一位记者将语速放慢,问杨翰森:“我好奇你的名字怎么发音?” 这个细节,想展开讲讲。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担心当地人无法发音我的名字,所以用了英文名。 后来,勇士的一位记者告诉我,“别人发不出你的名字是别人的问题。你的名字是你的父母给你的。代表了你的父母对你的期待。我很喜欢你的名字。” 后来我与身边人相处的时候都用中文名。 那位记者的发问,并非只是为了音节与声调的准确,是对杨翰森所带来的文化背景的尊重。记者愿意放下“理所当然”的英文发音习惯,去学习你熟悉的语音系统。 这个学期学的一门历史课中,谈到了西方也在反思过去的“西方中心主义”。在殖民历史、全球化语境里,英语长期被视为“更高效”、“更国际化”的语言。非英语名字常常被随意改写,亚洲名字被西化、非洲名字被音译。 例如,字母哥的名字Giannis Adetokounbo,但为了适应希腊的拼法变成了Antetokounmpo。这背后是在要求少数族裔向主流靠拢。 全球化永远是时代的主流,跨文化交往最宝贵的部份就在于“相互学习”。语言不只是沟通工具,也是社会里最有力量的权力结构之一。谁掌握了主流语言,谁就拥有了更多解释权、定义权、叙事权。 杨翰森踏入NBA,也意味着更多国际面孔的到来。在文化意义上,这是一种将叙事从单向转为双向。去表达你是谁,由你自己来决定。 体育的魅力在于,这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传播方式。即便听不懂科比的语言,你依旧能从他每一次出手、每一声呐喊,洞察到他的灵魂。正如教练昌西今日所言:“篮球,本身就是一门‘通用语言(universal)’。” 在今天的其中一个问答中,杨翰森原想用中文作答,但立即切换到了英文。在潜意识里,他同样在带着包容的、谦卑的心,学习用另一种语言,讲述自己的故事。他的勇气,于无声处见峥嵘。 当然,抬高太多有失本意。作为运动员,开心打球就好。 |

相关阅读


热门新闻
辽篮旗开得胜杨鸣C位获表扬!强援大夸特夸队友,二老也没有闲着
中国男篮落选亚洲杯的球员组成如下阵容,实力能比肩国家队吗
欧媒评缺席欧锦赛的最佳球员:文班居首戈贝尔&祖巴茨等人在列
上海男篮财大气粗!300万美元报价臂展2米39悍将,NBA6.8分5篮板
前独行侠队友多西:东契奇的节奏和对身体的运用令我感到不可思议
跨越18载43场正面对决!詹姆斯&杜兰特一路同行开启新篇章
库里:我很期待和杨瀚森对决,希望他能尽快适应NBA
媒体人:姚明是中国最强的球员在他之后杨瀚森的NBA前景是最好的
A史密斯:我只批评了布朗尼一次詹姆斯却说我一直针对布朗尼
看完杨瀚森和周琦用的杠铃,才知道为何小杨进NBA,大魔王被淘汰